最原始的鍛造工藝 |
發布日期:2020-09-13 11:24:00 點擊數:1701 次 新聞來源: |
所謂鍛造,其實結構類似于我們現在的鐵匠師傅一樣,其原理想通。只不過一個是通過機器給材料施加壓力,而鐵匠是人工鍛打而已。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得到具有更好的機械性能及形狀和尺寸的產品。
為什么我們只有通過鍛造才可以呢?因為鍛造可以抵消金屬在冶煉中所產生的鑄態疏松缺陷,可以更好的讓微觀組織結構擁有更好的物理特性。
鍛造所需溫度及分類由于大部分材料為鋼材,因此我們是以鋼材再結晶溫度來進行定義的。常見的鋼材為的再結晶溫度727℃。所以,通常會用800℃作為分界線。讓>800℃的稱之為熱鍛;而在300~800℃之間稱之為半熱鍛,在常溫下進行沒有加熱的稱之為冷鍛。大部分的鍛件都是屬于熱鍛,而半熱鍛和冷鍛一般用于汽車、通用機械等零件,主要原因是因為半熱鍛、冷鍛更能夠節約成本與材料。
鍛造按成型分類可分為: 自由鍛 、模鍛 、碾環、特殊鍛造等。 1、自由鍛:自由鍛的基本工序包括鐓粗、拔長、沖孔、切割、彎曲、扭轉、錯移及鍛接等。 2、模鍛:有開式模鍛和閉式模鍛.指材料在型腔內受壓變形而得鍛件,模鍛一般用于生產重量不大、批量較大的零件。
3、碾環:指用碾環機來得到不同直徑的環形產品,用來生產汽車輪轂、火車車輪等輪形零件。 4、特殊鍛造:其包括輥鍛、楔橫軋、徑向鍛造、液態模鍛等方式,大部分適用于生產某些特殊形狀的零件。 |
上一個:The most primitive forging pro... 下一個:锻造与铸造在性能上有何区别 |
---|